高瑾,航空航天学院思政教师,讲师,2021年10月入职,负责本科生工作、团学、事务等。
3月20日深夜,我们收到了交大闵行校区两轮核酸检测全员阴性的大好消息,这标志着交大实现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目标。自校内疫情防控以来,航空航天学院思政教师高瑾便驻扎到疫情防控第一线,留守宿舍楼栋管理陪伴受疫情干扰的学生们。驻守楼栋期间,高瑾老师践行着空天人艰苦战斗、奉献攻关的精神,在抗击疫情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,为楼栋的学生们带来了温情与力量,她以第一视角记录了封楼近半月的点滴日常与战斗日志。
自述部分:
3月9日,睡眼朦胧的清晨我接到学校电话,D16楼栋因疫情被封控,一时之间,刺眼的红色警戒线让校园之内、楼宇之间弥漫起防疫的紧张气氛。作为D16的生活指导教师,即刻起,我便与楼内的700余位姐妹站在了统一战线。D16在作为闵行校区最大的楼栋,容纳着695名来自20个学院的大一女生和6位工作人员,学生高度密集,管控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。为斩断病毒传播链,我们立刻在楼内落实了足不出寝的指令。
驻楼开始封控管理
不觉间,今天已经是D16封楼的第14天,在这近半个月的时间里,经历过曲折的探索阶段后,老师、阿姨、学生群策群力,使得楼内生态不断向好,总体来看学生的状态可以划分为三段时期:
阶段1:突然封楼,态度松散,不知所措
面对突如其来的封楼,尤其是作为第一批闭环楼栋在无前例可参考的情况下,700余位姐妹的健康生活由我负责安排,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。楼内事务十分繁杂,垃圾收集、浴室封闭、洗衣房关闭、临时用品短缺、集中放饭、突发疾病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协调和解决。好在疫情之前生活园区便协助楼栋建立起楼长-层长-宿舍长三级管理制度,在此次疫情大考面前,我迅速将这三股力量集结,快速建群进行交流分工,以服务全楼维持运转。由于楼内均为大一女生,课程繁多且安排紧凑,层长精力有限,难以维持楼栋健康运转。因此每层对宿舍长进行进一步排班,轮流执行每天任务,减轻个人负担,保证大家的课业任务正常完成。
层长集中领取三餐
垃圾也要“足不出楼”
匆忙慌乱的第一天让人筋疲力尽,身上的毛衣也已经湿透。此时还有一部分同学们没有认识到疫情形势的严峻,防疫意识依旧淡薄。同时对于封楼天数、校内楼内的具体状况等的未知让她们也感到迷茫和担忧,尤其是楼内公共浴室不能开放的问题,给管理好全楼女生带来了巨大阻力。 为缓解同学们在此阶段的焦躁情绪,我做好防护,有针对性地走访寝室,同时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同学们的情况,逐一安抚,耐心解释封楼封校原因,浴室开放的风险,并指导大家如何利用洗手台、厕所搭建简易洗澡间来保持个人卫生。大量耐心和细致的沟通之后,同学们意识到了楼栋的风险与特殊性质,并带动更多同学遵守学校疫情防控的要求。此刻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幸运,因为遇到了D16这群善解人意的女孩。
阶段2:凌晨复检,发现异常,对症下药
经过两天的全员核酸筛检,3月12日凌晨,楼内有数位同学被要求出楼复检。我与楼内阿姨在第一时间穿着简陋防护衣、佩戴医用口罩,对整个楼层进行喷洒消杀,并将该楼层定位为特殊楼层进行管控。同时开始面向全楼招募志愿者服务,做好防护,为特殊管控楼层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开展服务。
志愿者为管控楼层接热水
为保证每间寝室都有条件进行简单消杀,我及时组织楼内工作人员发挥“不要等不要靠”的精神,第一时间让学生将矿泉水瓶放在门口,把消毒药片放在大瓶内泡水,逐个寝室分发消毒水,然后督促指导学生对室内地板和常用物品进行全面消毒。
正是由于楼内工作人员和全楼同学的及时响应,迅速切断了病毒传播链条,学生们紧张的情绪被楼内一系列井然有序的工作打消。她们坚信,只要足不出户,全力配合学校疫情防控,一定能够快速战胜新冠病毒。正是大家团结一致战役必胜的信念,和我组织全楼同学齐力抗击疫情的行动,保障了D16全楼同学的健康平安。
送学生转运隔离
根据疾控的指令,快速和精准筛查异常的同学,我在连续几天深夜和凌晨叫醒同学参加核酸复测,嘱咐她们带好换洗衣物和学习用品前往隔离点,不断安抚学生和家长的情绪。
在此期间,上海交大高学历外卖小哥的消息在网络一度刷屏,学生们看后热泪盈眶,真真切切感受到东川路800号这片热土正在由无数个工作人员日日夜夜坚守着,学生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一次次触动,对于防疫工作的配合度也进一步提高。
船建学院邓雪原老师开私家车送餐
阶段3:心态平稳,全力抗疫,志在必得
持续将近半个月的封楼生活以及每日的上海发布,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性,也更加理解所有工作人员的辛苦与不易。在D16驻楼的每一天,我都在复盘前一天的工作,优化管理流程。随着管理过程的优化,学生中的一些自组织现象在D16楼栋复现,楼内组织架构运行有序,一切行动听从指挥,学生非必要不出寝,不觉间,楼内进入了高度的自治状态,全力配合工作人员守护D16。
有序拿饭和水果,并登记
作为D16的生活指导老师,从驻楼至今,我坚持利用工作间隙,通过微信、电话等渠道全面掌握学生身体和心理状况,及时处理发烧、牙疼、眼疾、咳嗽等各种不适状况百余次,针对焦虑的学生,及时联动院系思政,进行谈话疏导。
协调牙医为楼内学生智齿拆线
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稳定,学校的物资供应日渐充沛,热心校友为宿舍楼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和生活物资,全楼学生养成了每日用酒精消毒、洒扫寝室、洗手通风的好习惯,为抗疫曙光的出现贡献一份力量。当然有些物资并不能满足一人一份,比如“硬通货”老干妈和拌饭酱,楼内也采取了有趣的抽奖模式给大家分配,有趣又不失公平。
某同学抽中老干妈激动地发了一条朋友圈
春分这天,正直周末,楼外春雨连绵,学校的疫情取得阶段性成果。在这个略显空闲与浪漫的夜晚,楼长邝思羽同学带领几位志愿者,收集同学们的解封后的心愿与期待,出版了一期特别的板报,纪念这具有特别意义的一天。
楼内黑板报
昨天是浴室开放的第一天,爱干净的D16女生克制住第一时间冲向浴室的冲动,按兵不动听从老师安排的错时洗澡方案,尽管有人排到深夜,但无一人破坏规矩提前跑到浴室洗澡,为D16所有的香香女孩们点赞,真幸运能遇到这一支听从指挥的庞大的仙女团。
此次守楼战斗中,楼栋的阿姨们扮演者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,每天的三餐、垃圾收集、物资搬运整理、楼内卫生和消毒占据她们的全部时间。吴萍阿姨从封楼开始,便与同学们站到了统一战线,每天任劳任怨服务大家、关心每一位同学。吴阿姨患有高血压、胃病,每天需要服用降压药和胃药才可以开展工作。繁忙的空隙,可以看到吴阿姨疲惫的趴在货物箱子上小憩。我们的楼栋管理员杨洁阿姨在为全楼同学服务了三天后,被上海疾控通知定为密接人员,转运隔离。朱阿姨和两位保洁阿姨在此期间亦兢兢业业,耐心细心服务全楼,关爱同学,不怕脏不怕累,精诚团结拧成一股绳,奋战在一线阵地,全力守卫D16这片充满爱与欢笑的土地。
楼内阿姨工作照
在这场无声的战役中,我很荣幸与D16并肩作战,我们同心协力,在学校的领导下,铸就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,凝聚起共克时艰的巾帼力量。这场战役,让我变得更加坚定与勇敢,无惧困难,经历它、战胜它。如今曙光已现,春樱满园,期待疫情之后百花盛开,与大家共同迎接最终的胜利!